公元1521年,明武宗朱厚照驾崩,享年仅三十一岁。他是明朝历史上的第十位皇帝,是明孝宗朱祐樘与张皇后唯一健康成长的儿子。自幼备受宠爱,年仅十五岁便登基称帝,掌握朝政大权。
然而,作为天下之主,朱厚照的心思却并不在朝政上,而是沉溺于声色犬马和纵情玩乐。除了喜欢带兵打仗,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隐居在自己所建的“豹房”中纵情享乐,最终导致大明江山的衰败。
这样一位皇帝,既辜负了祖宗的基业,也对不起百姓的期待。他一生胡作非为,年轻时沉迷纵欲,最终死于豹房之中,留下了无数的骂名和遗憾。
那么,这个让明武宗沉迷不已的“豹房”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?他的一生又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?
展开剩余90%明武宗朱厚照,出生于北京顺天府。他的祖先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,朱家人因此享尽荣华。他的父亲是明孝宗朱祐樘,历史上对这位皇帝评价颇高。
朱祐樘的童年极其坎坷。他的生母纪氏原是俘虏,后来因美貌被朱见深发现并宠幸。朱祐樘出生后,宠妃万贵妃嫉恨心生,命令手下杀害他,但手下怜惜孩童,将他秘密养在后院。被废黜的吴皇后也时常施以援手,保护他平安。
因此,朱祐樘从小吃尽百家饭,直到六岁时才被朱见深发现,并由周太后亲自抚养,免于死亡威胁。
童年的艰难造就了朱祐樘性格上的独特,他登基后只娶张皇后一人,六宫虚设长达二十年,这段“一生一世一双人”的佳话在古代帝王中极为罕见。
张皇后与朱祐樘朝夕相处,感情深厚。但皇家的使命在于传宗接代,朝中大臣不断劝皇帝纳妃,朱祐樘始终坚决拒绝,直到张皇后生下了嫡长子朱厚照。
朱厚照作为嫡长子,一出生便让朝臣们的非议戛然而止。朱祐樘对这个儿子极为宠爱,两岁时便册封他为太子。大明王朝有了后继有人,朱祐樘便全心投入国事,却难以兼顾对儿子的思想教育。
朱厚照六岁时开始在书房接受系统教育,安排了五六位名师轮流授课。他天资聪颖,记忆过人,尤其在熟读兵书后,对军事战略表现出极大兴趣,钻研得尤为精深。
大明自成祖以来,便心怀开疆拓土之志,频繁发动对外战争。朱厚照作为武家子弟,理应继承父辈的军事雄心,朱祐樘对此十分满意,倾注心力培养。
尽管如此,朱祐樘的期望却最终落空,他的孩子并未成为理想中的贤君。
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,朱祐樘夜以继日地工作,十八年间创造了著名的“弘治中兴”局面。但长期操劳使他的健康迅速恶化。
当年近三十六岁的明孝宗卧病在床,望着满面泪痕的妻儿,吩咐刘健和李东阳担任顾命大臣,辅佐太子,并再三嘱托朱厚照“重用贤臣”。随后,他含恨辞世。
弘治十八年,朱厚照年仅十五岁即位。虽然明孝宗在世时,他尚能有所克制,但独掌大权后,这个青春懵懂的少年放纵自己,失去监管。
年仅十五岁的皇帝,尚未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难以驾驭国家机器。若能遇到良师益友辅佐,也许能成为千古名君,但朱厚照身边充斥着一群奸佞小人。
二、沉迷享乐、建造豹房
朱厚照即位后,第一件事便是废除尚寝宫和文书房,早朝制度让他厌烦不已。为了摆脱文官的束缚,他直接罢免了相关官员。
他酷爱骑射和打仗,继位仅四个月便频繁流连武道场和弓箭房,有时还沉迷于烟花柳巷。
身为顾命大臣的刘健多次谏言,希望朱厚照能为百姓着想,稳固江山社稷,但他置若罔闻,渐渐疏于朝政,甚至不再亲临朝堂。
面对皇帝的胡闹,一些官员以辞职相威胁,结果朱厚照毫不在意,态度冷漠,让朝臣心灰意冷。最终,朝中大臣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只要朱厚照不过分,他们也不多管闲事。
明武宗不仅对女人着迷,更对男宠情有独钟。为了搜罗俊美少年,他不惜动用军队,市井小人纷纷献上少年以求宠幸。
他将这些男宠留在宫中作伴,玩累后又赏赐给长期服侍的宫女,宫廷生活荒淫无度。
在他身边有一位得宠的太监刘瑾,凭借深得皇帝信任,横行霸道。为了操控朱厚照,刘瑾每日献上各种奇珍异兽,满足皇帝猎奇心,甚至带他偷偷出宫打猎,令武宗极为欢喜。
刘瑾掌控朝政大权,对不顺从他的官员施压逼供,最终被逼自尽。朝臣无人敢弹劾他,刘瑾野心膨胀,建议扩建豹房,供皇帝娱乐之用。
豹房原是明朝皇家饲养虎豹猛兽之地,非武宗首创。朱厚照在刘瑾怂恿下,扩建豹房至紫禁城西北,增添200余间豪华房间。
豹房性质发生巨大变化,除了猛兽外,还囚禁美女和男宠,设有密室住所、校场、佛寺及妓院,豪华程度不亚于紫禁城主殿。明武宗几乎所有朝政和生活都在此进行。
这等荒唐行径激起朝臣强烈不满,数百名大臣联合上书,朱厚照全然不理,将所有事务交给刘瑾处理。
刘瑾逼死数人后,星象官杨源以“天象异变”警告武宗,令其识破刘瑾的奸佞本性,但他仍舍不得处死刘瑾。
同年,刘瑾联合安化王谋反,被当场擒获,朱厚照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。
刘瑾死后,朝臣本以为朱厚照会收敛,岂料新宠江彬继位。江彬不同于刘瑾,他是边疆名将,武宗欣赏其勇猛,经赐国姓,封为义子,允许参与朝政,朝中党争激烈,人人惶恐。
江彬为取悦皇帝,经常带他寻欢作乐,常现身妓院茶馆。
武宗为寻刺激,时常擅闯大臣和百姓家中,掳走心仪之人带回豹房,官家小姐、妾室乃至平民百姓无一幸免。
豹房内养着数头猛豹,武宗命令少女脱衣与猛豹嬉戏,令女孩们惊恐万分。武宗则如观赏戏剧般兴奋,还亲自“示范”,无人敢救援。
正德九年元宵节,朱厚照提灯游宫,风大火苗引燃乾清宫,宫人奋力灭火。武宗却漠不关心,径直回豹房,淡淡说道:“好大一棚火。”
身为皇帝,却对宫殿置若罔闻,显见其对皇权毫无敬畏。
武宗虽沉迷于豹房,却也酷爱带兵打仗。为此自封“朱寿”,设立镇国公府,命令兵部发饷,户部入账,自降身份为臣,令人费解。
宫中寝殿形同虚设,镇国公府成了他的“家”,带着从晋王府抢来的刘美人生活逍遥。民间“游龙戏凤”戏码即源于此事。
朱厚照微服出巡,遇到谁家美人便擅闯,强行带走,晋王府乐工妻子刘氏即其所爱,封为美人,备受宠幸。
正德十二年,蒙古军侵边境,朱厚照兴奋异常,认为自己军事才华得以施展,遂御驾亲征。
此举在朝内引起轩然大波,六十五年前英宗被俘之事尚未忘怀,群臣跪门苦谏无效。
朱厚照不顾反对,搬至豹房,限制朝臣入府,仅允少数随从觐见。
率军十余万出征,他展现卓越军事才能,击破敌防线,包围主力,断其粮草,数日内蒙将投降。
凯旋归朝后,群臣噤声不再议论,他凭此战功暂时堵住了众口。
正德十四年,宁王朱宸濠不满朱厚照荒唐作风,举兵叛乱。武宗大喜,再次御驾亲征。
大臣跪地苦劝,武宗下令严惩多言者,队伍出发时拒绝官员随行。
途中得报巡抚王守仁已平息叛乱,生擒宁王。武宗大失所望,继续前行,责骂王守仁。
夜里王守仁放走宁王,次日稽首称宁王逃跑,武宗怒火中烧,下令亲征。三天两夜后,最终亲手擒获宁王,平息叛乱。
回京途中,武宗遗失刘美人赠送的簪子,军队停留扬州三日搜寻。停留期间,武宗与刘美人游览妓院,妓女身价暴涨,城内弥漫浓烈“脂粉气息”。
八个月后,群臣劝返京治政,武宗竟下令再放宁王回去,欲再捕,群臣震惊上书。朱厚照才黯然回京。
回京途中,他兴致所至,不带随从只携刘美人泛舟湖上。因不善水性,失足落水,呛水严重。救起后诊断肺部感染,且心悸异常。
历时半年行军归京,身体状况急剧恶化。
正德十四年正月十四,皇室大典上,朱厚照强撑登台,未及发言即吐血昏厥。回宫诊治后,太医判定其生命垂危。
他下令太监将自己移回豹房,在那里度过最后两个月的“放纵”时光。
临终时,他留下遗言:“朕疾不可为矣。其以朕意达皇太后,天下事重,与阁臣审处之。前事皆由朕误,非汝曹所能预也。”说毕驾崩于豹房。
历史上的荒唐皇帝不计其数,若与北齐相比,明武宗算是“正常”;若与清同治相比,他因击败蒙古、铲除刘瑾而有一定功绩。
但与祖先相比,朱厚照无疑是不孝之子。他生于皇家,理应为国为民,但却沉迷玩乐,不顾社稷。
若明孝宗另有子嗣,朱厚照或许只能是一名在战场上屡败屡战的少将军罢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米牛配资-配资178股票配资网址查询-配资查询网站-配资网上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