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新秦学开山人2024-07-15 09:08“被忽略的红楼梦稿本”第十讲:
《红楼梦》手稿找到:由康熙朝僧人佛眉收藏,证见于红楼梦稿本
图片
红楼梦稿本 佛眉尊兄藏
红学大家胡适,研究红学倾其一生终得出结论道:“'甲戌本’是世间最古而最可宝贵的《红楼梦》写本,最近于雪芹的初稿本。”然而,他说错了!因为“甲戌本”是“红楼梦稿本”的过录本。因为“红楼梦稿本”是所有《红楼梦》古抄本的母本。勿惊!
图片
原版《红楼梦稿本》
接下来《新秦学》开山人为你提供证据:
我们知道“红楼梦梦稿本”的最后一位收藏者是杨继振,在他之前还经过两个收藏者之手。以“梦稿本”里的题签为证:第一个收藏者叫“佛眉”;之后是第二个收藏者题签“堇堇重订”;第三个收藏者是杨继振。多少红学专家只抓住杨继振这根“稻草”不放,而却忽略了决定“梦稿本”历史真相的“佛眉”和“堇堇重订”这两个铁证。
本文解密两大内容:第一用佛眉和堇堇二位收藏者的收藏时间以证梦稿本的真实年代;第二破解专家们只关注杨继振而不挖掘“佛眉”和“堇堇”两个早期收藏者的根本原因。
一、“兰墅阅过”四字锤定“梦稿本”是乾隆年间的遗本无疑
“红楼梦稿本(梦稿本)”第七十八回回末有“蘭墅阅过”四个朱墨题字,“兰墅”是高鹗的笔名。所以,杨继振收藏时,误判“红楼梦稿本”是“程高本”的“手稿定本”。故在“梦稿本”的第四页上留下了“兰墅太史手定《红楼梦稿》百廿卷”的杨继振题记。于是乎,稀里糊涂地酿成了红学研究史上的一大误区!
图片
蘭墅阅过
图片
接下来我们就顺着“兰墅阅过”这个历史痕迹往前捋一捋,定会令你大吃一惊!
程伟元、高鹗二人刊印《红楼梦》“程甲本”的时间为乾隆五十六年(1791);“程乙本”刊印于乾隆五十七年(1792)。这个时间界点正好锁定了兰墅高鹗在“红楼梦稿本”里题写“兰墅阅过”四个字的下限时间,或曰与刊印红楼梦“程高本”的时间很接近。这就是“红楼梦稿本”成书的下限时间,也就是说“红楼梦稿本”最晚也是乾隆年间的遗本,时间可以锁定在乾隆年间。请注意:“红楼梦稿本”成书的下限时间可以锁定在乾隆年间。所以,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:“红楼梦稿本(梦稿本)”的成书时间在乾隆年间无疑。
那么问题来了:“红楼梦稿本”在杨继振收藏之前还有两个收藏人,第一个收藏者的题签名叫“佛眉”,第二个叫“堇堇”。有人要说了:既然在杨继振之前还有两个收藏者,为何诸多专家只字不提呢?难道没发现?
开山人告诉你真相:岂有不发现之理!只是他们误将“红楼梦”作者定位到江南曹寅孙之身,随之“红楼梦”的成书年代“谬之千里”。于是乎,即便在“梦稿本”的原封面上有“红楼梦稿本,佛眉尊兄藏”的封皮题签时,依然装聋作哑,因为佛眉是康熙年间的一位僧人,这位佛眉尊兄成为“梦稿本”的第一收藏者,岂不是将《红楼梦》的成书年代直接推前到康熙年间了吗?这跟以胡适为代表的专家们对《红楼梦》作者的定位,在时间上对不上铆啊!所以面对“佛眉尊兄”也只好装聋作哑。还好,没有一个专家提出“佛眉尊兄”是假题签的护短谬论,此乃万幸矣!
图片
《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》
二、先看看“红楼梦稿本”收藏者的封面题签原模样
我们现在所看到的“梦稿本”是原版“红楼梦稿本”的影印版,出刊时新加了一个封面,封面题字: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。
而原版“红楼梦稿本”是这样的:
第一封面题签:“红楼梦稿本”(五个大字),落款:“佛眉尊兄藏。”说明红楼梦稿本最早的收藏者是佛眉。题签是佛眉的一位朋友写的,称佛眉为尊兄。
图片
《红楼梦稿本》佛眉尊兄藏
第二封面题签:“红楼梦稿”(四个大字)。落款:“己丑秋月,堇堇重订。”说明红楼梦稿本的第二个收藏者名叫堇堇,堇堇也许是笔名。
图片
《红楼梦稿》 己丑秋月 堇堇重订
第三封皮题签:“红楼梦稿”(四个大字)。落款:“咸丰乙卯古花朝后十日,辛白于源。”说明第三个收藏者是杨继振,是他的朋友辛白于源为封面题字。
也就是说,当年杨继振收藏时,“梦稿本”的原书名就叫“红楼梦稿本”,封面上竖写着“红楼梦稿本”五字书名,下面有“佛眉尊兄藏”五个小字,无时间,无作者名。这是封一。
封二是这样的:竖写着“红楼梦稿”四个大字,书名下面有“己丑秋月,堇堇重订”的八字落款,此八个字告诉我们:堇堇重订的时间为己丑年秋月。
图片
《红楼梦稿》己丑秋月 堇堇重订
这是杨继振收藏时的“梦稿本”封面原模样。杨继振收藏后,他也加上了自己的一个封面式的题字,就成了第三个封皮题签,依然是“红楼梦稿”四个书名大字,落款“咸丰乙卯古花朝后十日,辛白于源。”辛白于源是杨继振的朋友,明显是请朋友题的字,足见杨继振对“梦稿本”的收藏是十分看重的。同时原原本本完整保留了前面两个收藏者的封面题签,尽显一位收藏者尊重历史遗迹的行业道德操手。
“红楼梦稿本”原始版本是线装本,拆下线来即可往里加页的,不像现在的书既成册就无法加页。所以第三封皮加上杨继振自己的封皮题签就是这种情况。
三、三个收藏者的信息从后往前捋一捋,惊现“红楼梦稿本”的成书年代
1、第三收藏人杨继振的收藏时间很清楚“咸丰年间”无需多言,但他所题的“红楼梦稿”四字书名,虽说此四字是从前面两个收藏者的原始信息继承而来,然而,杨继振所表达的意义却与前两位大相径庭:杨继振所说的“红楼梦稿”的意思是程伟元高鹗排印本《红楼梦》的手稿定本,因为他在“梦稿本”的第三页留下了“兰墅太史手定《红楼梦稿》百廿卷”的杨继振题记。
可是,前面两个收藏者所说的“红楼梦稿本”和“红楼梦稿”的意思却压根就不是此意,而是《红楼梦》原始作者的手稿之意。因为他们两个的题签时间远在程高本刊印之前。接着往前捋,看看真相!
2、收藏者“堇堇”的重订时间将梦稿本推前了二十二年
首先我们已经肯定了:红楼梦稿本(梦稿本)的成书下限时间在乾隆年间,这一点无需再讨论了,因为“兰墅阅过”四个字就是铁证!由此我们就可以推出第二收藏者“堇堇重订”时所留下的“己丑秋月”的年份。
图片
古人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,以60年为一个周期循环。例如这个“己丑”的年份每60年才会出现一次。大清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(1709)年往后推,到光绪十五年己丑(1889)年,总共出现过四次己丑年。这四个己丑年的中间两个己丑年就是乾隆己丑和道光己丑年。那么这四个“己丑”中究竟那一个才是“堇堇重订”时的“己丑”年呢?因为“兰墅阅过”四字铁证已经证明了:红楼梦稿本(梦稿本)的成书时间在乾隆年间无疑。所以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:“堇堇重订”时所留下的“己丑秋月”的年份毫无疑问,那就是乾隆己丑(1769)年。此年份比程高刊行的《红楼梦》“程甲本(1791)”的年份早了22年,比“程乙本(1792年)”早23年。
这说明了什么?说明了“红楼梦稿本”压根就不是程高本的手稿定本。既然不是程高本的手稿定本,而且比程高二人的刊印时间还要早22年,那么,“红楼梦稿本”究竟从何而来?其真相又将作何解释?毫无疑问,它就是《红楼梦》原始作者的手稿本!!除此而外还有第二种答案吗?!你还认为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吗?!
十分惊人对吗?!更有惊人处:因为“红楼梦稿本”还有一个比“堇堇重订”更早的“第一个收藏者”,名叫“佛眉”。接下来开山人为你再揭真相。
四、僧人佛眉的题签将“梦稿本”直推到“甲戌本”之前
接下来请继续看,“红楼梦稿本”还带着一个更为珍贵的成书年代更早的历史标签:
在杨继振收藏之前的原版“红楼梦稿本”的第一封面题签为:“红楼梦稿本”五个竖写大字,落款“佛眉尊兄藏”。此人是“梦稿本”最早的收藏者,也是第一收藏人。那么这个“佛眉”究竟何许人?
佛眉,是康熙时期精通绘画的一位僧人,顺治年间江南和尚丁元公的法裔弟子。
《广印人传》卷之十五中记载:“佛眉,清僧人,丁元躬法裔也,篆刻一如其师,工诗善书,能左手持巨石,右手握管,腕力愈劲。”
《广印人传》这本书是清人叶铭(1867-1948),继周良工《印人传》,王启淑《续印人传》之后编辑整理出版的又一部更为完整的篆刻家传记,其书搜集史传、旁采轶事,上溯元明,下至清朝同治光绪年间,其中收录了一千八百八十六名篆刻名人。“历代印人(篆刻者),至此乃灿然大备”,是一部研究篆刻史的重要史料。
就在这部重要史料中记载了“红楼梦稿本”的第一个收藏人佛眉。佛眉是清朝僧人,是丁元公的法裔弟子。什么叫“法裔弟子”呢?法裔弟子即正统的师承,且已传度授箓,是一位法师。
图片
《红楼梦稿本》 佛眉尊兄藏
惊天响雷啊!原来《红楼梦稿本》的第一收藏人佛眉是清康熙年间人。而胡适认为“世间最古而最可宝贵的《红楼梦》写本,最近于雪芹的初稿本”的甲戌本,却是乾隆十九年(1754)的本子,就从康熙末年(1722)算起,“梦稿本”比甲戌本(乾隆十九年1754)整整早了32年。备注:相关佛眉的更多详细内容,因篇幅限制,另文再讲。
所以新秦学开山人果断推出研究结论:
结论一:“甲戌本”是《红楼梦稿本》的过录本。还有,“梦稿本”与“甲戌本”对照勘校后诸多改文的先后顺序,以及“甲戌本”中多处出现抄写时的错误继承等现象皆可佐证“梦稿本”先于“甲戌本”的历史真相。(相关内容文章,开山人已发过多篇,后续还发,请君回顾、留意。)
结论二:红楼梦所有古抄本皆来自于《红楼梦稿本(梦稿本)》,也就是说《红楼梦稿本(梦稿本)》是一切《红楼梦》古抄本的母本。
结论三:红楼梦后四十回并非高鹗续写,而是红楼梦原作者的准手笔。程伟元在“程甲本”序言中就当时搜集整理后四十回的详细情况时说过“数年来仅积有廿余卷”,“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”,“漶漫不可收拾”.......这些都是真相、实话。只可惜,由于胡适的臆想独断,将其视为假话,致使这两位保全了“红楼梦”有功的人蒙冤至今。
结论四:俞平伯老先生临终遗言:“胡适,俞平伯是腰斩《红楼梦》的,有罪。程伟元,高鹗是保全《红楼梦》的,有功。大是大非!千秋功罪,难以辞达”。这是老先生对历史真相的肯定。
结论五:《红楼梦》由两个作者哭成:第一作者废太子胤礽历经十年哭成了石头记,成书时间(1712-1724);第二作者康熙孙弘凯,在石头记的基础上,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,编纂整理、补衲、再创作,终于哭成了百二十回《红楼梦》全书。这些历史真相痕迹在“红楼梦稿本”中完美保留再现,历历在目(此内容另文细叙)。
更多精彩干货文章,后文再叙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米牛配资-配资178股票配资网址查询-配资查询网站-配资网上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